相信很多人曾受困于“老好人”式管理的误区。很多领导希望自己的团队喜欢自己,在待人处事上都尽量以和为贵,不想要得罪人。然而,自己却不自觉的跳进过这个深坑,导致自己伤横累累。
by Chloe Chan
相信很多人曾受困于“老好人”式管理的误区。很多领导希望自己的团队喜欢自己,在待人处事上都尽量以和为贵,不想要得罪人。然而,自己却不自觉的跳进过这个深坑,导致自己伤横累累。
然而老好人式的管理 = 过于理想化做事。长期下来是非常不利于团队发展的。
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,会有性格因素,也会因早期管理认知或经验不足,无论基于什么原因,越早走出这个误区越好!
【老好人式管理】的表现
#1 不懂拒绝:这会让你付出很多无效的精力成本,做本不该由你做的事,这会成为你自己重要目标达成的巨大绊脚石!
#2 不重视奖惩:当你将这种好发挥到极致,自然无法真正做到赏罚分明。过于倾向和平主义,不只立场不坚定,也会让赏的不欢不喜,罚的不痛不痒。做出成绩的员工觉得不高兴,被罚的员工继续不在意,严重影响团队士气。
#3 不敢直面冲突:为了不得罪任何一方,只会选择让团队大事化小小事化无。实际上,问题却依旧存在,没有得到解决。这只会让团队陷入“表面和谐”的假象,反而极大降低团队协作效率。
总之,照顾了别人的情绪,却影响了团队的业绩,怎么破?
#1 打破心魔
做管理为什么会容易有“老好人”的心态?本质是,你需要问问自己,是否在内心深处总希望成为一个“让人人都喜欢的管理者”?
如果你有类似的想法,第一步就是打破心魔: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做到让渐有人都喜欢、都欣赏!
相反的,管理者的正确角色认知是:带团队,要对得起好的人,对不起不好的人!这才是你的职责所在。
#2 学会说不
不懂拒绝的本质,不只是敢不敢的问题,核心是对白己的高优目标缺少判断,导致你会觉得,谁给你提出的需求都重要,都去立即响应,顾此失彼。你需要每月甚至每周,都清晰写下 对你最高优的、使命必达的关键目标到底是什么?真正理清了 自己和团队的高优目标,你才能判断清哪些他人的需求要接,哪些不要,哪些要往后放;“有判断”是“敢不敢”的前提。
#3 善用奖惩机制,激活团队
老好人,不敢或不重视奖惩的典型误区是:总想对谁都好,那就等于是让团队“一起吃大锅饭”看似谁都不得罪,实则极大扼杀了团队活力;总想用感情来维系团队,这样很容易“公私不分”。最好的解法是,前置理清团队奖惩机制,且要把机制和团队做充分的共识。
解法建议:
1、要为团队明确“红线
你的团队有明确的红线么?大家有充分的共识么?红线越早共识越好,尽量“丑话说在前”。
2、奖惩机制切忌 “不痛不痒"。机制设计的核心是:奖要奖的心动,罚要罚的心痛!这样的奖惩机制才会有效果。
总结
很多“老好人”型管理者的底色都是 —— 善良,善良本身没有错,不必刻意更改自己的本色。
优秀的管理者,都有着善良的底色,只是他们绝不会让善良泛滥。更高的境界是可以让自三做到“內方外圆”’,也就是,无论遇到。怎样棘手的冲突,他们既可以有技巧的泰然处之,又丝毫不影响内心的底线和原则。这样的境界需要在实践中多多历练,愿你也能在实践中得到突破。
***还是想再次强调下,每个职场中的"好人"都有善良的底色,不必刻意改变自己的本色,只需要对一些管理的方法做适当调整即可。